中国农业科学院毛龙研究员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日期: 2025/04/12 作者: 韩化南 浏览量:
2025年4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毛龙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小麦协同改良的基因组基础解析"的专题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马长乐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此次学术报告。
报告中,毛龙研究员系统阐述了利用小麦资源群体解析小麦重要农艺性状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外显子捕获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对中国小麦核心种质资源进行了比较分析,聚焦株型等农艺性状的差异,鉴定到小麦TaARF12参与株高、穗型的调控密切相关,对于培育矮杆、长穗的小麦种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揭示TaMADS基因对于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小穗数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培育优质、高产的小麦种质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这些创新性发现为小麦高产、优质的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学术问题与毛研究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毛龙研究员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作物基因与分子设计中心副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小麦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海外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和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获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12项。获美国农业部USDA集体荣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现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担任The Crop Journal副主编、《作物学报》常务编委、及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杂志编委。